首页 | 股票 | 期货 | 投行 | 债券 | 营销 | 基金 | 会计 | 风投 | 外汇 |
股票爱凯恩英语 STOCK ICAN ENGLISH |
股票投资技巧 STOCK SKILLS |
股票热点 STOCK FOCUS |
公司聚焦(COMPANY FOCUS)
2014-03-02 网宿科技大跌:阿里云联手东软集团偷袭 一纸靓丽的年度业绩预告换来的却是股价的跌停,创业板(行情 股吧 买卖点)新锐“股王”网宿科技(行情 股吧 买卖点)(300017.SZ)似乎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投 资者的“宠爱”。 网宿科技是2013年以来涨幅最大的牛股,曾一度踢掉贵州茅台(行情 股吧 买卖点)坐上A股“第一高价股”宝座。2月25日,网宿科技在公布了2013年符合预期的 业绩增长后,开盘不到两小时股价便惨遭跌停。2月27日,网宿科技再次一度跌停。 对此有市场人士认为,“网宿科技虽然业绩优秀,且拟实施每10股转增10股派2元的分配预案,但股价从2012年底的每股13元左右暴涨至130多元,短期过大的累 计涨幅,势必容易随业绩利好兑现而‘见光死’。”不过另有分析人士指出,阿里云与东软集团(行情 股吧 买卖点)的合作才是导致“股王”网宿科技逆转的“最后一 根稻草”。 泡沫破裂 一位机构人士告诉记者,“网宿科技业绩符合预期,但正是业绩的曝光,才让市场看到泡沫。作为股价最高、市值超过200亿元的创业板公司,其净利润仅两个 多亿元,这很让人不安。” 回顾网宿科技的股价轨迹,从2012年12月到公司股价跌停之前,在短短13个月中,股价从13元/股左右涨至130多元/股,飙升了10倍。2月10日,网宿科技以 134.01元/股报收,价格超过贵州茅台,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并在2月11日达到139.20元/股的最高点。 股价飙升的背后,是机构投资者对其密切的关注。2013年全年,各机构共撰写关于网宿科技的研报多达71篇,这一数量已超过了此前3年的研报数量总和,众多券 商给出的研究报告中不乏看多公司股价到150元的,然而就在市场一致看多的时候,股王股价飙涨的轨迹却因为一纸年报发生逆转。 2月25日开盘前,网宿科技公布了2013年业绩快报:该公司201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05亿元,同比增长47.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7亿元,同比 增长128.15%。2013年度,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1.5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6.87%;净资产收益率为23.93%,较上年同期上升11.24个百分点。此前该公司还表示将每 10股转10股,并派现。 如此靓丽的业绩,却遭到了市场的“用脚投票”,公司股价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便封死于跌停,股王究竟怎么了? “公司一切生产经营均很正常,目前正处于敏感期,不方便接受媒体的采访。”公司董秘办一位女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的电话采访时如是说。 一位机构人士告诉记者,“网宿科技业绩符合预期,但正是业绩的曝光,才让市场看到泡沫。作为股价最高、市值超过200亿元的创业板公司,其净利润仅两个 多亿元,这很让人不安。” 与上述机构人士一样,私募人士陈宇也认为,尽管网宿科技作为国内CDN(内容分发网络)行业龙头,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但现阶段而言,股价已经严重透支其成 长性,网宿科技估值过于离谱。 机构撤离 网宿科技股价被炒高,除了投机资金,不少机构资金推波助澜也是主要原因,目前公司股价已经到了阶段性高度,换股调仓是必然的。 与上述观点相佐证的则是,一些曾经重仓网宿科技的机构已经提前开始撤离。网宿科技2013年半年报显示,景顺长城旗下三只基金——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基金 净值 基金吧)贰号、景顺长城鼎益(基金 净值 基金吧)、景顺长城内需增长曾分别是网宿科技的第4、第7和第9大股东,持股数量为405万股、320万股、273万股。 去年三季度,网宿科技的股价从40元/股涨至57元/股,但景顺长城并未加仓,反倒进行了减仓。在网宿科技三季报中,景顺长城鼎益从前十大股东的名单中消失, 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的持仓由405万股降至333万股,景顺长城内需增长也由273万股降至251万股。 去年四季度,网宿科技股价上涨至接近100元/股,但景顺长城却进一步减仓。近期公布的基金四季报显示,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和景顺长城内需增长的前十大重 仓股中,都没有网宿科技的身影。 事实上,按照2013年12月31日网宿科技的股价84.7元/股计算,若这两只基金在四季度没有减持,那么持有的网宿科技股票市值应分别为2.82亿元和2.13亿元, 都能进入十大重仓股的行列。 同样减持的还有嘉实策略增长(基金 净值 基金吧)。该基金的三季报显示,网宿科技是其十大重仓股之一,持仓市值占到基金净值的2.68%;然而,在嘉实策略 增长2013年四季报中,网宿科技却从十大重仓股的名单中消失。 此外,兴全全球视野(基金 净值 基金吧)在去年四季度也进行了减持,持有的网宿科技股份数由351万股降至347万股。 上述机构人士指出,“创业板此前一段时间泡沫太大,网宿科技股价被炒高,除了投机资金,不少机构资金推波助澜也是主要原因,目前公司股价已经到了阶段 性高度,换股调仓是必然的。” 不过一些在近期调研过网宿科技的研究员仍旧看好公司未来业绩和股价,长江证券(行情 股吧 买卖点)分析师马先文在其一份2月25日的研究报告中指出, “2014年互联网流量仍将维持快速增长,公司CDN收入高增长可期。公司CDN产品主要通过流量计费,因而在产品成熟期,流量高增长将对公司营收增速形成有效支撑。 近几年公司内控优异,随着公司高毛利率产品占比不断提升,公司利润率不断提升,业绩增速有望高于收入增速。我们上调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1.52、2.43、 3.75,维持‘推荐’评级。” 实际上,在此之前网宿科技曾有过一次起死回生经历。2013年12月5日,网宿科技也曾以跌停报收,当时市场解读为,因工信部12月4日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布了 4G牌照,引发行业相关公司股价“见光死”。 虽然网宿科技当时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曾表示,4G牌照的发放对CDN(内容分发网络)行业构成利好,但股价跌停。不过,在随后不到3个月时间,网宿科技股价再 强势翻倍。那么此次网宿科技跌停后,公司股价还能实现大逆转吗? 蛋糕被抢? 随着阿里云与东软集团的合作,网宿科技CDN业务或许将受到冲击,实际上早在2月18日,阿里云产品团队在其官方博客中就曾发文宣布,在2月底推出CDN业务。 对此,西南地区资深研究员曹鑫告诉记者,“这次难度比较大,因为网宿科技所倚重的CDN业务蛋糕或许将因为互联网巨头的介入而被分食甚至抢夺,而这或许才 是导致公司股价逆转的‘最后一根稻草’。” 上述机构人士口中所说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东软集团(600718.SH)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在全球范围内就政府与公共事业、企业、IT运营等领域进行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与服务、市场联合营销与拓展等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以共同推 进相关领域云服务业务的发展。阿里云成立于2009年9月,为阿里巴巴集团第八家子公司,专注于云计算领域的研究和研发。 东软集团的SaCa、UniEAP系列家族产品将支持基于阿里云平台的部署与运维,成为阿里云重点推荐的云应用支撑服务;后者则将成为公司面向云业务领域的重点 合作伙伴。公司与阿里云将共同推进与合作领域相关的产品认证培训、生态系统建设、市场联合营销与拓展等工作。 虽然东软集团2月26日晚间才公告,但是早在2月24日,东软集团便将合作信息发布在了官网上。2月25日,在大盘指数连续暴跌的情况下,东软集团却逆市上扬, 最终以8.41%收盘,盘中一度涨停,就在同一天网宿科技股价跌停。 CDN业务,是指在现有的互联网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网站的内容发布到最接近用户的网络边缘,使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改善网络的传输速度, 解决互联网络拥挤的状况。 事实上,在北网通(联通)、南电信的格局之下,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远远落后于用户接入宽带的速度。这样的情况,也增加了互联网公司对于CDN的需求。 在网宿科技2013年半年报中,CDN业务实现营收3.84亿元,在公司营收中占比为76.65%。 在CDN之外,IDC是网宿科技的另一块业务,这主要是指服务器托管、租用、运维以及网络接入服务。IDC(互联网数据中心)领域的一位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在IDC 领域,上市公司鹏博士(行情 股吧 买卖点)、世纪互联等都有涉及,网宿科技的优势并不明显。 而今随着阿里云与东软集团的合作,网宿科技CDN业务或许将受到冲击,实际上早在2月18日,阿里云产品团队在其官方博客中就曾发文宣布,在2月底推出CDN业务。 在国内CDN行业中,最大的两家公司就是网宿科技和蓝汛。蓝汛201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这两家公司相互之间也都视彼此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其中网宿科技主要以 企业客户为主,而蓝汛则以政府客户为主。 成都某门户网站技术人员程春华告诉记者,“CDN由来已久,技术门槛并不高,因为此前市场前景较小,所以没有引起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巨头的关注。” 网宿科技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在2006年、2007年、2008年,中国专业CDN的市场规模分别为0.9亿元、1.6亿元、3.6亿元,虽然三年里国内CDN市场保持年复合增 长率100%的快速增长,但整体市场规模仍然较小。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分析指出2013年第三方专业CDN服务市场的整体规模有望同比增长40%以上,达到20亿。 赛迪顾问此前发布的一份调研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网宿科技CDN业务的总体营收规模占市场规模的41.2%,蓝汛占41.1%,两者可谓互相牵制,而今阿里云的 加入必将打破此前的平衡。 不过对此,公司董秘周丽萍此前在接受投资者询问时曾表示,“阿里云CDN适用于中小网站或个人客户,与网宿客户群体不重合。网宿的CDN可定制化强度高,客户 覆盖度广,包括互联网行业及企业互联网等。公司拥有十多年IDC运营经验及优质的客户群体,结合公司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已于2013年上半年推出ECB(云备份)服务, 未来将推出更多适合市场需求的IDC产品。” 程春华告诉记者,“目前云加速虽然价格更为低廉,但是数据处理量小,仅适合小型网站,一旦有了新技术能够绕开CDN,网宿科技则会面临新的风险,虽然目前 网宿科技形成了很强的规模优势,但相比IBM等信息系统服务提供商,CDN服务的转换成本过低,所以对客户很难有真正的黏性,这才是壁垒中最薄弱的一环。” 曹鑫判断,“阿里云有强大的云主机等服务,对于其即将推出CDN将会有很大帮助,除了阿里云之外,众多大型互联网公司推出自己的CDN服务,这将挤压网宿科技 生存空间。”另据记者了解,网宿科技的IDC业务,面对同样的问题,阿里云,华为等十几家企业也获得了IDC牌照。 东软集团董秘办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目前不方便回复,一切以公告为准。而阿里云公关部负责人亦表示一切以公司网站上的新闻通稿为准。
|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 征稿启示 | 免责条款 | 读者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