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期货 | 投行 | 债券 | 营销 | 基金 | 会计 | 风投 | 外汇 |
探索之声(DISCOVERY VOICE)
2024-10-11 中美金融战:第三季-反攻战(517) 11月更加凶险 10月初笔者的文章:中美金融战:第三季-反攻战(516) 10月惊魂来了!,现在已经是10月11日,所有情况都发生了,中国资产出现了大幅度的震荡,因为太疯狂了,所 以,接下来的时间只能是调整了,但是,中国资产的反转是开始了,中国的目的是通过房价的企稳和股价的上升来提振消费,另一方面是不希望美西方资本抄底中国的资 产,这是典型的金融战,有人说美国这次的金融战败了,这是胡说,金融战至少还要打5年以上,因为从宏观看,金融战是除了热战外美国最有优势的领域,美国金融霸权 不倒,美国的金融战就不会停止,10年内美国的金融霸权是不会倒的,当然如果发生了热战可能加快这个进程,中国明白这一点,所以,10月份中国的资产需要消化一下, 经过换手才能进一步前进。 而10月的战火也是非常的激烈,在俄乌战场,即使俄罗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美西方媒体也是使尽各种方法来让事实变得无视,因为拜登是不希望俄罗斯在战场上取得 优势的,除非俄罗斯占领了基辅,否则在10月份我们不会听到俄罗斯的胜利消息,这就是美西方的舆论霸权,同时美国也不会允许乌克兰攻击俄罗斯的本土了,因为俄罗斯 手中还有许多的反击手段,见笔者文章:中美金融战:第三季-反攻战(514) 北溪2号 VS 海底电缆,如果俄罗斯切断了海底电缆,那美国的金融市场会受到重创,这是拜登最 为担心的,所以,基本上俄乌战场就这样了。而中东冲突关键是以色列的反击,因为吃了伊朗的200枚导弹,以色列肯定会反击的,目标有三个:(1)军事设施。(2)能源 设施。(3)核设施。目前来看,对付军事目标的可能性较大,但拜登也担心,在10月份战争升级影响美国的大选,所以,拜登为了让以色列等一个月,答应给以色列补偿, 所以,大概率是以色列在10月只是对付黎巴嫩的真主党就可以了,因为对付哈马斯还用了1年时间,对付真主党更需要时间,如果以色列在10月不打击伊朗,为了民主党的选 情等上一个月是完全可能的,更何况还有资金的补偿,犹太人是只认钱的。 综上所述,10月份就这样了。 可是11月份就不一样了, 因为11月5日,美国大选结束了,无论是谁当选,总之不用考虑什么大选了,11月5日以后本来的面目就出现了! 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上 台,以色列在11月是一定会对伊朗报复的,所以,中东的战事会升级,如果是特朗普上台,那以色列会更加激烈的报复,如果是哈里斯上台,有可能会好一点,关键还是要 2025年1月20日以后才能看到哈里斯的新政策,有可能对伊朗有缓和的可能,总之中东的战争会继续,想停下来的可能性低。 而俄乌战场就不一样了,如果民主党赢了,那俄罗斯就继续做噩梦吧,民主党会继续支持乌克兰打下去,允许乌克兰攻击俄罗斯的本土只是时间的问题,这就是现实,所 以普京是不希望民主党继续执政的。而如果特朗普上台了,停火是可以预期的,虽然不会马上停火,但是可以预期,对于俄罗斯是重大的利好,而乌克兰大概率就被卖了! 可怜的乌克兰是全面失败了,国有资产也都给了美国,以特朗普的商人特质,没有了利益的乌克兰就没有了价值,特朗普是不会再援助乌克兰了。 那对于中国,11月是什么情况呢?笔者认为,中国要面对以下的局面: 第一,中国股市在11月可能还是逐步企稳的状态,而美国股市可能在11月5日以后,随时出现大的调整,因为美国股市早就应该调整了,华尔街为了帮助民主党目前在支 撑了大盘,但是这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成本的。 第二,以色列报复伊朗,世界石油价格在11月会上涨,但是爆发全面的战争的可能性还不大。 第三,中欧的贸易战有升级的可能:目前,欧洲在美国的压力下,和中国开始了贸易战,第一步对付中国的电动汽车,笔者强烈建议,中国要狠狠的反击,因为2023年中 国和欧盟的贸易额有7830亿美元,而中国只有大约2000亿美元的顺差,出口大约有5012亿美元,进口有2817亿美元,关键是欧盟有多国,中国可以集中力量对付个别的国 家,这样,与欧盟的贸易战要比和美国的贸易战好打得多,这对于中国的国际环境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咬紧牙关和他们打下去,任何的妥协都是战略的错误,不能共赢就只 能互相消耗了,这是没有办法的。 第四,中国政府的财政政策在11月一定会出台,其中政府应该下场收购没有卖出去的商品房了,大约是市场价格的7到8折的水平,同时规定,这些房地产企业得到的政府 资金要用于解决烂尾楼的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在2024年底所有的烂尾楼都要有解决方案,以此来给市场提供信心。 总之,11月份是非常严峻的,因为美国的大选结束了,美国可以放开一切手脚了,那些为了大选而耽误的一切都可以重新干了,所谓的战略机遇期结束了,大家要打起精 神来。 作者:大卫 |
郑重声明:爱凯恩咨询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 征稿启示 | 免责条款 | 读者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