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期货 | 投行 | 债券 | 营销 | 基金 | 会计 | 风投 | 外汇 |
探索之声(DISCOVERY VOICE)
2019-11-12 中美金融战:第三季-相持战(283 )
印度经济发展对中国启示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口超过10亿,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印度,据说过几年印度的人口要超过中国了,按道理印度的发展应该是 不错呀,因为历史上两国建国时的水平基本相当,甚至在1990年两国的水平都是相当的,但是目前双方是不一样的,目前中国的GDP 是印度的至少5倍,那为什么印度的发展不顺利呢? 2019年1-3月,印度的经济增长5.8%,2019年4-6月,印度的增长为5.0%,而去年同 期为8%,据美国媒体CNBC11月8日报道,评级机构穆迪将印度的发展前景从“稳定”下调为“负面”,那有什么原因让印度发展不顺利 呢?对于同样有众多人口的国家,发展经历应该有一些借鉴的意义: 首先,土地私有化阻止了印度的基础设施发展。在印度因为土地是私有的,如果想进行拆迁那就非常困难的,结果就造成印度的基础 设施非常落后,高速公路非常少,高铁更是没有,这样的基础设置是不可以提供非常好的投资环境。这一点在许多发达国家也出现了, 因为土地私有制造成动迁的成本太高,以至于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点是非常可惜的!因为基础设施是关键! 其次,种性制度(CASTE SYSTEM)让社会固化。这是印度非常奇特的地方,虽然在法律上没有什么“种性”制度,但是实际上印度是 有非常根深蒂固的基础,人为的制定了四级:第一等级婆罗门(BRAHMIN)主要是憎侣贵族。第二等级刹帝利(KSHATRIYA)是军事贵族。 第三等级吠舍(VAISHYA)是普通雅利安人。第四等级首陀罗(SUDRA)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被认为是低级的职业。这就决定了人一出生 就被固定,这如何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甚至还有不入流的“贱民”(UN-TOUCHABEL),以及更低的达利特人(DALITS),这样印度的宿命论 成为了主流,人们不是为了现在活着,而是希望通过修行来世再生,这样的国家是不可能有任何活力的。 第三,社会各个利益集团的固化。在印度,贫富差距非常大,因为所谓的富裕阶层是不希望社会改变,结果就是任何动利益集团的蛋 糕的行为,都会被利益集团阻止,据说世界上的大超市集团无法进入印度,主要原因就是大型私人百货业主不同意,利益集团最后阻止 了社会的进步。社会固化是非常可怕的。 第四,经济管理有巨大的漏洞。有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印度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外部资金来支撑,尤其是2008年以来美联储QE以 来,印度向国外借钱的速度加速,截止2018年底,印度的公共债务已经达到1.19万亿美元,但是印度的外汇储备仅仅为4017.76亿美元, 低外储高外债,这就是国家管理的问题,未来的风险显而易见,印度陷入美元债务陷阱的可能性非常大。只要外资出逃,印度的经济会 出现新的危机。 第五,印度成为“世界工厂”的梦不现实。成为“世界工厂”不是那样容易的,要有强大的工业基础,良好的基础设施,据说印度连电力 都无法24小时保证供应,这样印度是无法成为世界工厂的,如果印度没有创汇能力那就说明印度的竞争力的问题了,所以,基本条件不 具备是不行的,这需要时间!关键是印度的各种制度出了问题! 第六,限制外资不对外开放。印度因为自身实力不行,为此只能限制外资,其实就是政府和民族没有生存自信的表现,是一种弱者的 本能的反映,不开放就是落后,这一点印度人显然没有认识到,最后的结果就是不和世界竞争,连已经谈了7年的RCEP都不同意了, 这表面印度的实力就是不行的。 当然印度还有很多问题,但主要的问题就是以上6点,那中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首先,中国的土地是公有的。所以中国可以干许多事情,至少通过土地财政我们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发展,这个国家第二财政的作用得 到了好处。缺点是房价太高了! 其次,中国没有种性制度。 第三,中国要注意,中国也有利益集团的问题,许多事情因为固化的利益集团也是不好打破的,但是好在中国有强有力的领导力量, 这方面也可以解决,最好的例子是三公经费(因公出国经费,公务车经费,公务招待费)取消,这只有中国强有力的领导手段才能 做到的。 第四,中国的经济管理有漏洞,但是明显要比印度好很多。中国的纠错能力要好于印度。 第五,中国具备“世界工厂”的所有条件。 第六,中国对于外资是非常欢迎的,我们现在又开始进一步开放了,我们开始了金融的开放,未来大家会发现这一轮金融开放可能 打造出金融强国。 有人会说我们没有必要借鉴印度,因为印度太落后了!其实不然,印度的发展曾经达到8%,为什么下降了?原因就是以上6点,我们 只要避免这些错误,当然我们的目标是美国,但是美国的发展速度只有2%左右,而中国应该保持快速的发展速度,至少要在6%以上,因 为中国还有许多发展空间,我们手中还有三大武器:灵活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的监管政策,这三大法宝是可以至少维持 10年的中高速发展的,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作者:大卫 |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 征稿启示 | 免责条款 | 读者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