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期货 | 投行 | 债券 | 营销 | 基金 | 会计 | 风投 | 外汇 |
探索之声(DISCOVERY VOICE)
2016-07-09 中美金融战:第二季- 防御战 (39)
英国脱欧后,吸引资金是中美博弈的焦点 英国脱欧无论未来的结局是什么.对世界的影响已经开始了,主要的影响顺序是英国,欧盟,日本,美国最后是中国,从这个顺序来看,美国和中国的影响最小,但是未来 的主要博弈也是在中美之间,如何把从英国,欧盟和日本撤出的资金吸引到自己的市场来是关键,美国已经开始动手了: 1.美国的主要政要纷纷到达欧洲开始行动了,关键的目的是吸引资金回流美国.索罗斯们唱空欧盟,鼓吹欧元的解体. 2.由于英国脱欧,美国要稳定其在欧盟的影响力,保持美国在欧盟的主导,经济和军事双管齐下.美国在失去英国这个欧盟代理人后,还回想办法控制欧盟的. 3.美国为了控制欧盟,同时为了重新启动和俄罗斯的冷战局面,美国带领北约不断演习,因为美国最后的王牌就是军事力量. 4.美国已经开始用各种舆论唱空中国经济:比如,多次说中国的债务高(可惜没有美国高),说中国的坏帐多(可惜没有美国多),说中国的泡沫大(可惜没有美国大).,美国用各 种方法 希望中国的资金从中国流出,因为美国人知道中国才是肥羊. 5.在国际上打压中国的空间,主要就是"一带一路"上让中国的生意失败,美国联合日本用尽所有方法把中国的海外项目搞黄了,对外损害中国的声誉,让中国的海外项目一波 三折. 美国人明白要想维持美元的霸权只有两个方法: (1)剪全世界的羊毛:脱欧后,英国不会被美国剪的太很!欧盟是一定要剪的,但是欧盟与美国有紧密的关系,金融市场互相渗透,所以要剪欧盟的羊毛不太容易,日本是美国的 亚洲 盟友,剪的太厉害就没法利用了,所以,唯一的肥羊就是中国,这是美国做梦都想的事情,大家要牢牢铭记.美国是一定会想办法剪中国的羊毛的,没有剪成功才是美国 的无奈! (2)另一个方法就是利用军事手段达到目的:对付小国美国就是赤裸裸地抢,当时对付大国就没有办法直接抢了,但是美国可以利用制造军事紧张,来让资本害怕离开中国, 目前来看美国非常有可能用这一招,目前中国的周边有许多可以被美国利用的热点,如果美国没有办法剪中国的羊毛,美国可以利用:台海危机,东海钓鱼岛危机,南海危机, 朝鲜半岛危机,甚至其他危机来让中国的国家处于危机中,以达到驱赶资金的目的. 为此中国必须采取措施来反知制美国: 1.应该开通:深港通"让外资更容易进来,放宽各种限制. 2."上海自由贸易区:在资本下可以进一步放开,尤其是对于资金的流入要放开,流出要限制. 3.加快"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凡是美国捣乱的项目就是中国触到了美国的痛处,美国的军事能力主要在海空军,但是中国的陆军天下第一,而一带一路中的一带就是 内陆地区,中国的陆军可以大显身手,美国在陆地就没有了办法,在中国海军和空军还不强大时,我们可以先开辟陆地,等5年后有实力美国挤出南海后再开辟海上也可以. 中国完全可以利用 河西走廊来重开丝绸之路,中亚和东欧是非常好的区域,尤其是中亚.完全可以解决中国的资源瓶颈.有了资源的大后方中国可以做长远考虑. 4.保持经济在7%以上的年增长,中国必须重新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这能给国外投资者以信心,因为只要中国的GDP超过了美国,美国高达700万亿美元的金融泡沫就无法 存在了,美国的金融泡沫非常大,美国人最担心中国的GDP超过美国,因为那样美国人是无法解释一个世界第二的经济体有如此大的金融泡沫,为此美国改变了GDP的计算 方法,一夜之间美国的GDP增加了3%,美国人希望能把中国超越美国的时间拖后5年,美国人为了保住GDP第一已经开始做假了!难道还有人说GDP没有用吗?只有达到一定 的总体经济实力,你才能有军事实力,到最后,任何外交经济无法解决的事,军事就可以解决了!对付象美国这样的"野蛮人",讲道理人家是要笑话你的!他们只认实力! 5.增加军费防止美国军事的冒险:美国最后的可能方法是军事手段,因为美国人是英国人的思维,不到最后他们是不会交权的,多年前美国人要独立,英国人为此和美国打了 两次战争.所以不要相信中国一定会和平崛起,中国吸引资金的方法再好,前提必须是能保护这些资金不受侵犯,历史已经表明,小国和弱国他们的财富不是他们的,大国强 国可以随时把小国多年积累的财富洗劫一空.没有实力是非常可悲的,有再多的财富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做后盾,即使穷一点,有个强大的军事也可以成为大国,俄罗斯就是 最好的例子.为此笔者呼吁要增加军费,至少要达到2%的GDP.这样随着经济的增长就可以强军了. 总之,中国和美国这依对资金的争夺关乎金融战的成败,笔者希望中国的高层能综合考虑,能打个平手就是胜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美国的衰败是必然的!是历史的必然 趋势!任何人无法阻挡的! 作者:大卫 |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 征稿启示 | 免责条款 | 读者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