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期货 | 投行 | 债券 | 营销 | 基金 | 会计 | 风投 | 外汇 |
您的位置:首页-市场传闻(MARKET RUMOR)-本页
2007-06-04 据传:找寻总体有效措施稳股市
中央必须通过推动股市发展与改革来稳定市场,特别是要由分流资金及增加新股供应等方法,来起冷却作用。如此大规模的股市泡沫,中国还是首次遇上,在处理上有欠经验,因此更要小心,以积极而又渐进的方法来消灭泡沫,使市况能逐步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日前央行推出三箭齐发的组合拳,以加强经济及市场调控,但股市仍旧炽热,指数再创新高,同时人民币亦加快升值,出现股汇互动齐升格局,随后再提高印花税千分之二,才起到较好效果。在对比中,显示组合拳的政策思维及配套方式值得商榷,故应以此为鉴,改善调控效率。 组合拳的问题首先是目标不明。 是针对经济还是股市,搞清楚这个问题十分重要,目前经济中GDP及投资增长均比当局原定目标为高,但这并不表示过热,主要是由市场驱动。另一方面,股市火爆早已过热并形成泡沫。在这情况下策略对两者的调控必须有所区别:对经济一手要软,对股市一手要硬,故具体措施亦应有分别。加息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属货币收紧政策,应主要用于调控经济而非股市。这是西方央行的一般做法,格老更有清晰的分工指引,货币调控应以商品通胀而非资产泡沫为目标。加印花税则很明确是针对股市,故成效较佳。 组合拳的第二个问题是提高了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 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而扩大幅度不多,只能是长远汇率机制改革的一小步,无即时明显实效,严格来说还不算是宏调措施。央行亦声明此举并非表示汇率会大幅波动,或人民币会大升。然而扩大波幅再加上加息,已令市场的预期与政策原意相反,普遍认为是加快升值的信号。今年以来升值速度确已加快,至今已升约2%。升值预期强化殊无好处:既增加游资涌入,令人民币升值压力及资金流动性增加,对资产泡沫更是火上加油,使组合拳带来严重的不良副作用。 组合拳的第三个问题是,货币收紧政策不合时宜。 如上述这不宜对股市采用,实践足以证明。自去年起央行不断加强收紧力度,但股市却随之攀升。此外,股市资金来源充足与流动性过剩亦无必然关系;许多人由转移存款或挪用其他用途的款项来入市,这在流动性偏紧时仍可发生。故即使货币收紧可有效减低流动性,也未必可以冷却股市。何况M2增幅与GDP名义增幅之差正处于低位,显示货币供应其实偏紧,故更不应夸大流动性过剩问题。这情况反映货币收紧政策对实体经济亦不宜使用。 此外,收紧还有不少技术上的问题。 目前,股市已成为散户市,相比基金市理性更低,羊群效应更甚,对中国政策的敏感度更低。故传递收紧信号的信息性政策不会有很大效果,必须出台能实际左右市道的政策,加印花税是其中一法。另一方面,也不宜采吓唬策略,不宜因三箭失效便出重手,否则或会诱发雪崩效应令股市大挫。 中央必须通过推动股市发展与改革来稳定市场,特别是要由分流资金及增加新股供应等方法,来起冷却作用。如此大规模的股市泡沫,中国还是首次遇上,在处理上有欠经验,因此更要小心,以积极而又渐进的方法来消灭泡沫,使市况能逐步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 征稿启示 | 免责条款 | 读者反馈 |
2006-2008年·大连爱凯恩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