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股票 期货 投行 债券 营销 基金 会计 风投 外汇

无风不起浪    请您好思量


您的位置:首页-市场传闻(MARKET RUMOR)-本页


2007-08-29 据传:特别国债或转向直发市场

 
    2000亿元特别国债或转向直发市场 首期6000亿元特别国债可能本周三发行,利率4.3%左右 

  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的发行方案再生变化。面对新的市场形势,有关部门可能酝酿将其中2000亿元规模直接面向市场发行。 

  昨日有报道称,近期将有2000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直接向市场发行。

  据悉,按照之前的方案,特别国债拟分6000亿元、6000亿元、3500亿元三次借道农行发向央行。

  首期6000亿元特别国债可能本周三发行,利率4.3%左右。自9月份起可能将有2000亿元规模向市场发行。

  有关人士估计9月的发行规模可能在1000亿元,剩下的1000亿元则将在随后的几个月分批释放,这部分特别国债的利率则或将由市场招标决定。

  今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特别国债发行议案,财政部将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购买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以此作为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来源。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6月底曾在答记者问中公开表示,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后,将增加央行持有的国债,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央行通过逐步卖出特别国债调节货币供应量,缓解流动性偏多的问题。

  分析人士认为,按照此前借道中间机构发行至央行的方案,特别国债对市场的影响是中性的。但如果向市场直接发行,可能将对市场的流动性产生影响。

  不过,也有机构人士表示,即使向市场发行,相当一部分也将被全国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所认购,真正直接发向社会公众的可能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总体对市场的影响不会很大。首批特别国债发行后,中国投资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下称 “CIC”)可能将随后注册成立。有消息称,目前CIC的公司章程正在最后的审议之中,按原定计划CIC将在9月开始运营。 

  上证指数昨日盘中创出5192.06点的新高,报收于5150.12点,最近7个交易日的指数涨幅达到10.6%。其间,央行加息并未对股市过快上涨产生任何抑制,加息翌日A股低开高走,沪指上涨0.5%。


财政部近日可能直接向市场发2000亿特别国债

  据财华社消息,中国财政部周三将向农行发行6000亿人民币特别国债,随后并将直接向市场发行2000亿人民币特别国债。

  中国人民银行8月28日将最多发行350亿元央行票据,期限为1年。

  中国人民银行8月27日消息,为保持基础货币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2007年8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2007年第九十四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1年,最高发行量350亿元,缴款日为2007年8月29日,起息日为2007年8月29日,到期日为2008年8月29日。 

本期中央银行票据以贴现方式发行,向全部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进行价格招标,到期按面值100元兑付。


特别国债预计期限10和15年 利率4.3%和4.45%

6000亿特别国债初定下周发行预计期限为10年和15年,利率分别为4.3%和4.45%

  经多方人士证实,第一批6000亿元特别国债近期将随时发行,较具体的发行时间初定为下周。这批国债将从账面上由农行“过手”,期限可能为10年和15年,利率预计分别为4.3%和4.45%,比较贴近市场水平。

  6月底,人大常委会批准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购买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议案。财政部一再申明,特别国债的发行不会冲击金融市场,利率将根据市场利率确定。特别国债不向央行定向发行。

  权威人士透露,特别国债将分三批发行,首批为6000亿元。由于法律规定央行不能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因此特别国债将以农行为中间机构进行“过手”,从而间接达到央行持有的目的。之所以选择农行,主要是因为该行未进行股改上市,进行“过手”程序相对简单。从发行到“过手”将在一天内完成,不涉及巨额资金清算的问题。

  8月14日,银行间市场10年和15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为4.36%和4.54%。从市场角度看,央行接受这批特别国债不会有太大损失。但即将成立的中国投资公司将面临较大的投资收益压力。考虑到票面利率加升值幅度,其至少要实现10%左右的投资收益率。

  昨日财政部刚发行了20年期的13期记账式国债,中标利率为4.52%,略低于市场预期,表明市场对长期债比较欢迎。这可以测试出长期债的最新定价,以供特别国债定价参考。

  央行持有这批特别国债后,可以通过回购或者直接售出的方式转移向市场,以替代到期的央行票据锁定流动性。业内人士认为,这只是一种新的货币回笼工具,预计不会给市场带来太大冲击。

 


关于我们 产品服务 征稿启示 免责条款 读者反馈

2006-2008年·大连爱凯恩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咨询邮箱:info@icane.cn
服务电话:0411-81132069图文传真:0411-84696248
网络支持:大连信息港(辽ICP备060168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