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期货 | 投行 | 债券 | 营销 | 基金 | 会计 | 风投 | 外汇 |
找乐 | 健身 | 电影 | 听歌 | 聊天 | 讲演 |
广播 | TV | 工具箱 | 翻译 | 军事 | 历史 |
乐(FUN)-军事
2015-11-13 16次世界霸权转移打了12次 中国红线令美吃惊 哈佛大学的学者研究表明,在历史上16次挑战国与霸权国的交锋中,12次发生了战争,4次实现和平权力转移。陈舟是中国国防白皮书拟制工作专家组组长。 截至今年,中国已经发布9部国防白皮书。他说,贯穿这9部国防白皮书的一条红线就是,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 在中国的军事论坛上,军迷交流喜欢用“黑话”:印度被称作“三哥”,中国被称为“小白兔”,因为我们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人畜无害”。但美国的一些人士 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军费连年以两位数增长的中国军队更像一条“充满威胁的龙”。资料图:美国航母舰队。 不要太在意“中国军事威胁论” 在中国的军事论坛上,军迷交流喜欢用“黑话”:印度被称作“三哥”,美国的代称是“美帝”,中国则被称为“小白兔”,因为我们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 “人畜无害”。 但美国的一些人士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军费连年以两位数增长,“不够透明”的中国军队更像一条“充满威胁的龙”——按照“修昔底德陷阱”、“民 主和平论”等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军事威胁论”就自然产生了。 “修昔底德陷阱”根据历史经验认为,新兴大国必然会挑战现有大国霸权,最终导致战争,中国这样的国家蕴含着更多战争可能性。 “我觉得,西方的理论解释不了中国。”11月1日,参加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 访时说,“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是建立在西方实践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中国实践之上的。” 不少与会的政要、学者认为,西方对中国军力的发展存在“误解”。“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努力改善这种状况。当天,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乙晓光中将发表了 《中国的国防战略——中国和平发展的保证》的演讲,向与会的40多位政治家、战略学者、企业界领袖介绍中国的军事发展战略。 “是不是威胁,要看国防政策。”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舟说。 陈舟是中国国防白皮书拟制工作专家组组长。截至今年,中国已经发布9部国防白皮书。他说,贯穿这9部国防白皮书的一条红线就是,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防御 性国防政策,永远不搞扩张和不称霸,中国会走出一条与历史上大国崛起不同的和平发展道路。 “西方战略传统比较强调对抗,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中国的战略文化传统崇尚‘以和为贵’、‘亲仁善邻’,慎战、止战的精神已经 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陈舟对比说,“你看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军事斗争,目的都不是争霸和扩张,而是为了保卫国家领土主权 完整。”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核战略非常透明——“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 使用核武器。”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有几个会这样承诺?”这位国防政策专家反问。 随着观念的开放,解放军的透明度已经大大提高。国防白皮书作为政府文告,同样是“增信释疑”的重要手段。据陈舟介绍,在1998年的白皮书中,提到7个军区 时连具体名称都没写,到了2000年的白皮书就开始介绍解放军的总部、军兵种和军区体制。两年后的白皮书中,甚至具体到“各类航空兵团编制飞机数量,通常在20 架至40架之间不等,飞机和飞行员之比,通常是1:1.2”。详细程度令美国一些智库研究人员颇为吃惊。 “军费开支”也是“中国军事威胁论”的重点。2014年,中国的国防预算为8082亿元,2015年增幅在10%左右。但数字背后的事实是,中国军费的连续增长带有 很强的补偿性,而“国防费国民人均数额、军人人均数额,仍低于世界一些主要大国的水平”。 “国际责任也给中国的军事和平崛起创造了条件。如果中国能够把军事崛起放置于中国的国际责任的构架内,其他国家不仅不会感受到‘威胁’,反而会感觉到 中国军事崛起的必要性。”郑永年曾在《中国要如何实现军事崛起》一文中写道。 当前,共有近3000名中国军人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不久前,中国宣布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今天, 中国海军第二十一批护航编队正航行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为中外商船提供护航服务。 正是因为对国际责任的担当,郑永年认为中美不会跌入“修昔底德陷阱”。哈佛大学的学者研究表明,在历史上16次挑战国与霸权国的交锋中,12次发生了战争, 4次实现和平权力转移。“毕竟有4次没打。”他说,“如果中国像美国那样的思维逻辑,那就要打,但好的是,中国有自己的世界秩序观,所以不会打。从哲学上讲 就是这么简单。” 至于“中国军事威胁论”,郑永年的建议是:“要允许人家怀疑你,骂你几句也无所谓。”“如果中国真的有一天成为‘威胁’了,反而这种威胁论就没有了。”
|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 征稿启示 | 免责条款 | 读者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