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期货 | 投行 | 债券 | 营销 | 基金 | 会计 | 风投 | 外汇 |
找乐 | 健身 | 电影 | 听歌 | 聊天 | 讲演 |
广播 | TV | 工具箱 | 翻译 | 军事 | 历史 |
乐(FUN)-军事
2017-04-25 媒体:中国第三艘航母或以惊人速度进入公众视野 (原标题:专家:中国第三艘航母或以惊人速度进入公众视野) 下水倒计时!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准备好了吗 (来源:~) 4月23日是中国海军68岁生日。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强军,每一个生日都意味着一个新征途。当天,由导弹驱逐舰长春舰、导弹护卫舰荆州舰和综合补给舰巢湖舰组 成的远航访问编队,从上海出发远赴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的20余个国家进行为期近180天的友好访问。《环球时报》记者从航母发展、吉布提后勤补给基地投入 使用以及中国海军新航迹三个方面对中国海军的未来做出展望,希望中国海军越来越强大。 国产航母意味什么? 成为大国海军有很多标志,其中是否拥有一支蓝水海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硬性指标。航母战斗群简直就是蓝水海军的标配,这也是为什么2012年中国海军拥有首艘 航母时国人如此激动和振奋,当年“航母style”的意外走红就是最好的佐证。 现在中国的国产航母马上就要下水了,民间热情再度说明航母与中国海军发展的必然关联。一名密切关注海军发展的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国产航母和辽宁 舰的意义有很大不同。国产航母是中国自主建造的首艘航母,从外壳到内在都是有中国理念设计,它比辽宁舰的性能有了很大提升,比如可搭载32至36架歼-15战机, 是辽宁舰的1.5倍;雷达和电子系统等方面的技术含量更高。目前,世界上能自主建造航母的国家没有几个,此次国产航母的即将下水说明中国在航母建造上有了自己 的设计标准。这是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缩影,也是科技、经济、工业化建造水平的集大成者。这位人士还表示,中国航母建设不会就此停止,一定会运用更先进的 技术准备,让航母之路越走越远。 中国建造首艘国产航母的速度之快,超出外界的意料。这意味着江南造船厂的第三艘航母或许也会以外界想象不到的速度进入公众视野。届时中国将拥有三艘航母, 形成一艘战备巡逻、一艘用于训练、一艘在船厂进行维修的基本格局。 一名军事专家2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航母对于中国而言有三个主要作用,一是能提高中国海上方向防御作战能力,未来中国航母不但可以走出第一岛链,还 可以走出第二岛链,阻击敌方航母,可以在其他国家对中国近海进攻时从后方进行打击,扩大海上防御纵深;二是可以维护中国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海外利益,比如 目前中国海军正在亚丁湾、索马里的护航行动;三是可以使得中国更好承担责任和义务,包括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吉布提基地有望启用 2017年,吉布提后勤保障设施可能投入使用,这也是能为中国“蓝水海军”添上一笔的标志。2016年11月底,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看望慰问在执行吉布提保障设 施建设任务的部队官兵时表示,海外保障设施建设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建设进度,为军事力量遂行海外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官方多次表示,中国驻吉布提保障基地主要为海军亚丁湾护航编队、非洲维和人员提供后勤保障支持,主要为打击海盗、维和及人道主义救援,并非寻求军事 扩张。 吉布提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扼守红海进入印度洋的战略要道曼德海峡,这里素有“海上咽喉”之称,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之间重要的海上战略通道。军事专家对 《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个保障基地能大幅提高中国护航编队的后勤综合保障能力,对油料、蔬菜等物质储存以及人员休整作用都很大。在人道主义救援减灾行动、 维和等兵力使用上也可以有更多的空间。 进军北极尚有时日 在媒体23日对中国海军68周年纪念日的描述中,中国海军从“浅蓝”驶向“深蓝”,人民海军的航迹遍布六大洲四大洋。这里的六大洲还少了南极洲,或者说中国 海军航迹尚未抵达南北两极。 一直以来,北极的天然资源蕴藏丰富,美俄等在北极地区的竞争激烈。而中国海军在未来有一天能否进入北极还是个未知数。军事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目前 谈论这个话题过早,中国海军进入北极确实有很多实际困难,如通信以及舰艇的耐寒性等。当然如果未来中国核潜艇能像美俄那样进入北极进行冰下巡逻,更能起到 战略威慑作用。 中国对北极开发的参与较晚,不过有外媒认为,随着北极变得越发繁忙,中国会越来越感兴趣。五角大楼1月公布“北极战略报告”时,多名美国防务专家称,“新版 ‘北极战略报告’没有提及中国,但中国在北极的活动应引起美国关注”。 官媒证实国产航母刷海军灰漆 网友支持命名台湾号正在大连赶工的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已刷上一层海军灰漆,外界皆猜测将在4月23日海军建军节下水,而对于001A型 航母将如何命名,网友也十分感兴趣。近日,就有网站针对“命名”特地在网络上进行票选活动,投票结果显示“台湾号”获得最高票。
|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 征稿启示 | 免责条款 | 读者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