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期货 | 投行 | 债券 | 营销 | 基金 | 会计 | 风投 | 外汇 |
找乐 | 健身 | 电影 | 听歌 | 聊天 | 讲演 |
广播 | TV | 工具箱 | 电游 | 恋爱 | 台球 |
乐(FUN)-找乐
70.中国历史年表(超详细) 远古时代的皇帝世系表 盘古氏 就是我们都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 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有巢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 女娲氏 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娲的身体,是谁造出来的。传说女娲炼七彩石补天,并造就了人类。,这是母系社会 神话的反映。 燧人氏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 伏羲氏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他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他还发明“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 神农氏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黄帝 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皇帝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为 “黄帝”。 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 颛顼 颛顼,姓姬,号高阳。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 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他在位78年,死时90多岁,颛顼子孙很多,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 帝喾 帝喾,姓姬,号高辛,黄帝的曾孙。帝喾在位时人才济济,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喾在位70多年。 尧帝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 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 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舜帝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好有虞氏,故称虞舜。死后,禅位于禹。 新石器时代中外大事记 中石器时代 中国:约10000多年;沙苑文化 新石器时代 约14000-9000年仙人洞文化 约8950-7450年甑皮岩文化 约8200-7800年彭头山文化 约8000年昂昂溪文化 约7950年以前裴李岗文化 约7950-7350年磁山文化 约7950-6950年李家村文化 约7500-6900年兴隆洼文化 约6950-4950年仰韶文化 约6800-6300年半坡文化 约6950-5330年河姆渡文化 约6350-5250年大溪文化 约6250-5150年马家窖文化 约6250-4350年大汶口文化 约6000-5000年红山文化 约5900-4780年庙底沟二期文化 约5750-3950年马家窖文化 约5250-4150年良渚文化 约5000-3000年华南印纹陶文化 约4950-4550年屈家岭文化 国际: 约6000-5000年;西亚两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文明开始 约5750-3950年;埃及尼罗河文明开始 华夏形成时期中外大事记 国际:印度河流域文明开始;埃及始建金字塔 距今年代:约5000年 中国:相传黄帝于阪泉之战击败炎帝,于涿鹿之战击败蚩尤,成为中原各部落的共主;华夏奠基,中华文明发展 距今年代:约4600年 中国: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石峡文化(距今约4500年) 国际:西亚阿卡德王国(约公元前2371年─前2230年)存在 距今年代:约4350─3950年 中国:传说中的尧、舜禅让时期;龙山文化(距今约4350-3950年) 国际:希腊爱琴文化开始;拉丁人入居意大利 距今年代:约4000年 中国:齐家文化;夏朝(约公元前2205年─前1766年)建立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年表 中石器时代 沙苑文化;陕西朝邑、大荔交界;约10000多年 新石器时代早期 仙人洞文化;江西一带;约14000-9000年 甑皮岩文化;广西一带;约8950-7450年 彭头山文化;长江中游地区;约8200-7800年 昂昂溪文化;嫩江中游;约8000年 裴李岗文化;河南一带;约7950年以前 磁山文化;河北一带;约7950-7350年 李家村文化;关中地区、甘肃东部;约7950-6950年 新石器时代晚期 兴隆洼文化;西辽河流域;约7500-6900年 仰韶文化;黄河中游;约6950-4950年 半坡文化;黄河中游;约6800-6300年 河姆渡文化;宁绍平原;约6950-5330年 大溪文化;长江中游;约6350-5250年 马家文化;太湖地区;约6250-5150年 大汶口文化;山东、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约6250-4350年 红山文化;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约6000-5000年 庙底沟二期文化;黄河中游;约5900-4780年 马家窖文化;黄河上游;约5750-3950年 屈家岭文化;江汉平原;约4950-4550年 华南印纹陶文化;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一带;约5000-3000年 石并用时代 良渚文化;太湖地区;约5250-4150年 石家河文化;长江中游;约4600-4000年 石峡文化;北江、东江流域;约4500年 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约4350-3950年 齐家文化;黄河上游;约3950年以前 中国原始人类生存年代表 古猿 开远古猿;旧石器时代;中新世晚期;约1400-800万年 禄丰古猿;旧石器时代;中新世晚期;约800万年 保山古猿;旧石器时代;中新世晚期到上新世;约800-400万年 直立人 元谋人;旧石器时代早期;上新世晚期;约250─170万年 巫山人;旧石器时代早期;上新世晚期;约200万年 郧县人;旧石器时代早期;早更新世末;期约80万年 蓝田人;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更新世早期;约80-50万年 北京人;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更新世中期;约50万年 郧西人;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更新世中期;约50万年 早期智人 金牛山人;旧石器时代中期;中更新世末期;约31-28万年 大荔人;旧石器时代中期;中更新世末期;约20万年 马坝人;旧石器时代中期;中更新世与晚更新世之交;约20-10万年 长阳人;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更新世早期;约15万年 丁村人;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更新世早期;约12万年 许家窖人;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更新世早期;约10万年 晚期智人 柳江人;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更新世中期;约5万年 河套人;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更新世中期;约5-3.7万年 左镇人;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更新世末期;约3-2万年 资阳人;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更新世末期;约2万年 山顶洞人;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更新世末期;约1.8万年 夏朝帝王世系表 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始于夏禹,终于桀,共17帝。夏时,开始出现私有制,氏族社会的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被世袭制取代。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化到 奴隶制社会。夏朝姒姓。 夏禹:在位45年 禹姓姒名文命,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 于成功。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虞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 启:在位29年 启,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即位后击败有扈氏的反抗,巩固了政权,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 太康:在位29年 太康,夏启的儿子,继启为王。他生活荒淫,朝政松弛。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裔乘机入侵,自己作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 仲康:在位13年 仲康,太康的弟弟。即位后无力恢复夏的天下,这时后裔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死。寒浞自立为王。 相:在位28年 相,仲康的儿子。即位28年后,寒浞攻打他,相被杀。 少康:在位21年 少康,相的遗腹子。少康时终于推翻了入主夏国四十多年的有穷氏政权,史称“少康中兴”。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国王。 杼:在位17年 杼,少康的儿子。曾参加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他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取得胜利。 槐:在位44年 槐,杼的儿子。他在位时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芒:在位18年 芒,槐的儿子。他在位时,开始了延续数千年的沉祭(即将祭物沉入黄河企求河神的庇护)。 泄:在位21年 泄,芒的儿子,他在位时,正式赐封九夷各部诸侯爵位。 不降:在位59年 不降,泄的儿子。在位59年后,让位与其弟扃。 扃:在位21年 扃,不降的弟弟。 廑:在位21年 廑,扃的儿子。他在位时,夏国开始衰落。 孔甲:在位31年 孔甲,不降的儿子。司马迁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可见孔甲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 皋:在位11年 皋,孔甲的儿子。 发:在位11年 发,皋的儿子。他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国进一步衰落。 桀:在位52年 桀,发的儿子。是历史上有名的残暴之君。穷奢极欲,暴虐嗜杀,终于被商汤所灭,结束了长达近500年的夏王朝。 夏代中外大事记 时间:约公元前2350年 国际:西亚阿卡德王国(约公元前2371年-前2230年)存在 中国:传说中的尧、舜禅让时期 时间:约公元前2205年 国际:约公元前2000年希腊爱琴文化开始;拉丁人入居意大利 中国:大禹治水;夏朝(约公元前2205年-前1766年)建立。夏代已有历法 时间:约公元前1766年 国际: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年-前1595年)存在 中国:鸣条之战,商败夏,夏亡;商朝(约公元前1766年-前1122年)建立 商朝帝王世系表 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0帝,享国646年。因商朝曾都殷,所以商朝又称殷商。商朝时奴隶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文化, 青铜冶炼等发面达到较高的水平。商朝子姓。 商汤:在位30年 商汤,姓子名汤。商的祖先契助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地,商汤时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他任用仲虺和伊尹为相,逐渐强大起来,又有夏桀残暴无道,民怨沸腾, 遂起兵征讨夏,大败夏军,建立商朝。建国后又修《汤刑》,《明居》等法,比较关心民命。商汤即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子13年崩。 外丙:在位3年 外丙,商汤的儿子,在位3年卒。 仲壬:在位4年 仲壬,商汤子,外丙的弟弟,商王世袭是先弟后子,仲壬在位4年卒。 太甲:在位33年 太甲,商汤长孙,太丁的儿子。即位初,因“颠覆汤之典刑”,被伊尹放逐于桐宫,三年后改过复立,成为有成之君。这就是“桐宫悔过”的故事。 沃丁:在位29年 沃丁,太甲的儿子。沃丁在位29年。 太庚:在位25年 太庚,太甲子,沃丁弟。 小甲:在位36年 小甲,太庚子。 雍己:在位12年 雍己,小甲弟。商朝开始衰弱。 太戊:在位75年 太戊,雍己弟。太戊勤政修德,治国抚民,颇有振作。 仲丁:在位11年 仲丁,太戊子,即位后迁都于嚣。 外壬:在位15年 外壬,仲丁弟,太戊子。 河亶甲:在位9年 河亶甲,太戊子,外壬弟,迁都于相。 祖乙:在位19年 祖乙,河亶甲子,即位后迁都于庇,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商朝又兴盛起来。 祖辛:在位16年 祖辛,祖乙子,在位16年。 沃甲:在位20年 沃甲,祖乙子,祖辛弟。 祖丁:在位32年 祖丁,祖辛子。 南庚:在位29年 南庚,沃甲子,南庚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 阳甲:在位7年 阳甲,祖丁子。“帝阳甲时,殷衰”。 盘庚:在位28年 盘庚,祖丁子,阳甲弟。盘庚迁都于殷,商朝自此称殷商。迁都后,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殷都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 小辛:在位21年 小辛,祖丁子,盘庚弟。商复衰。 小乙:在位21年 小乙,祖丁子,小辛弟。 武丁:在位59年 武丁,小乙子。武丁是盘庚以后最好的国王,政治改善,商朝复兴,他还击败四方入侵,商朝威镇四方。 祖庚:在位7年 祖庚,武丁子。 祖甲:在位33年 祖甲,武丁子,祖庚弟。 廪辛:在位6年 廪辛,祖甲子。 庚丁:在位6年 庚丁,祖甲子,廪辛弟。 武乙:在位4年 武乙,庚丁的儿子。他在位4年被雷电击死。 太丁:在位3年 太丁,武乙子。他在位时,周侯季历(姬昌的父亲)声威较镇,太丁忌惮,杀之。 帝乙:在位37年 帝乙,太丁子。帝乙时,商朝更加衰弱。以和亲的方式与姬昌媾和。 商纣:在位33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相同,帝乙子。商纣为人聪颖,膂力过人。曾大举攻伐东夷,取得胜利,为中原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贡献。但商纣为人残暴, 且好色无比。宠幸妲己,酷刑于民,大修宫舍,民不聊生。而此时西方周逐渐强大,终于灭商。纣王自焚而死。商亡。商纣与夏桀也成为了暴君的代名词——“桀纣 之君”。 商代中外大事记 时间:约公元前1766年 国际: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年─前1595年)存在 中国:鸣条之战,商败夏,夏亡;商朝(约公元前1766年─前1122年)建立,定都于亳。商代青铜文化发达,广泛使用甲骨文占卜,流行尊天祭祖 时间:约公元前1401年 国际:小亚细亚赫梯帝国(约公元前1650年─前1200年)存在 中国: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此后商朝又称殷;约公元前1291年商王武丁攻伐鬼方 时间:约公元前1122年 国际:约公元前1200年希腊特洛伊战争爆发;雅利安人入居印度,印度教产生 中国:牧野之战,周败商,商亡;西周(约公元前1122年─前771年)建立 西周帝王世系表 西周朝(公元前1029年-公元前771年),始于文王,终于幽王,共13帝。周朝的始祖名弃,帝喾的后裔,弃曾做过尧,舜的农师。周朝姬姓。 文王:在位51年 文王姓姬名昌,父名季。姬昌即位后曾一度被商王所泅,后被释放。他礼贤下士,有姜子牙等名辰辅佐,为以后灭商打下基础。据传文王死时97岁。 武王:在位5年 武王姬发,父姬昌。即位后大举伐商,并于牧野,大败商军,纣王自焚,商亡。武王建都于镐京。史称西周。武王死时54岁。 成王:在位30年 成王姬诵,武王子,即位时12岁。由周公旦摄政。之中,平定武更(纣王子)叛乱,并大封诸侯。成王造东都洛邑。成王死时42岁。 康王 康王姬钊,成王子。康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周王,史称“成康盛世”。康王时,周朝较强盛。 昭王:在位2年 昭王姬瑕,康王子。“昭王之时,王道微缺”,周国力开始下降,昭王南巡死于楚。 穆王:在位55年 穆王姬满,昭王子。穆王时作《吕刑》,是流传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法典。穆王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 共王:在位12年 共王姬伊扈,穆王子。 懿王:在位25年 懿王姬囏,共王子。懿王时,周室衰弱,外族入侵已无力抵抗。 孝王:在位15年 孝王姬辟方,穆王的儿子,共王的弟弟。 夷王:在位12年 夷王姬燮,周懿王的儿子。夷王时,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尖锐化,夷王曾烹杀齐哀公。 厉王:在位16年 厉王姬胡,夷王的儿子。厉王是一位暴君,对外战争屡败,国势日危。在位16年,竟被国人放逐。 周,召共和执政14年 周,召共和是指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此二人均为宗周的大贵族。 宣王:在位46年 宣王姬静,厉王的儿子。即位后针对周王室的内忧外患,进行改革。取得成功,史称“宣王中兴”。 幽王(前781-前771)年在位,在位11年 幽王姬宫生,宣王的儿子。贪淫无道,为博宠姬褒姒一笑,竟“烽火戏诸侯”,从而亡国被杀。这就是“一笑倾国”的由来。 西周时期中外大事记 时间:约公元前1122年 国际:约公元前1200年希腊特洛伊战争爆发;雅利安人入居印度,印度教产生 中国:牧野之战,周败商,商亡;西周(约公元前1122年─前771年)建立,定都镐京,第一次封建开始 时间:约公元前1112年 国际:古亚述帝国(公元前1365年─前1078年)存在;箕氏朝鲜(约公元前1122─前194年)存在 中国:周公东征,成功平定叛乱营建东都洛邑,第二次封建开始;时属成康之治;西周时推行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 时间:公元前841年 国际:公元前776年希腊各城邦首次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希腊纪元开始 中国:国人暴动,厉王被逐,共和行政(公元前841年─前828年)始,中国历史正式编年自是年(共和元年)起 时间:公元前771年 国际:以色列国(公元前922年─前722年)、犹太王国(公元前922年─前587年)存在 中国:申侯引犬戎兵入寇,镐京陷落,幽王被杀,西周亡 战国帝王年表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到了战国时代,除周王外,主要只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卫,鲁,宋,郑,吴,越等国都以先后被灭,晋国则分为 韩,赵,魏三国,七国中秦国势最大,最后逐灭六国,统一天下。 秦孝公(前382-前338)前361年即位,在位24年 秦孝公赢渠梁,秦献公子,即位时秦国比较落后,遭东方各国歧视,他任用卫鞅为相,实行变法,即“商鞅变法”,鼓励生产,论功行赏,实行连坐法等,大大加 速了秦国废除奴隶制的过程,国力提高很快,秦孝公死于前338年,时年45岁。他死后商鞅被杀,但变法的成果被继承下来,秦国逐渐发展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齐威王(-前320)前356年即位,在位36年 齐威王田因齐,齐国国王本是姜姓,是姜子牙的后人,齐威王的祖父废掉齐王,自立为齐国主,齐威王即位时已三世。他很注意选拔人才,用孙膑为军事,两次大 败魏军,并在马陵射杀魏将庞涓,从此魏国一蹶不振。齐威王还从谏如流,邹忌讽齐王纳谏写的就是齐威王。他在位36年,死于前320年。 魏惠王(-前319)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 魏惠王魏塋,魏武侯子。即位时魏国是鼎盛时期,但在以后的战争中,大败于齐国,开始衰弱,他死于前319年。 燕昭王(-前279)前311即位,在位32年 燕昭王姬职,周召公三十八代孙。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最小,屡次败于齐国,燕昭王发誓报仇,他以重金求贤才,招到乐毅等人,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赵,楚, 韩,魏诸国大举伐齐,大败齐军,陷齐城七十余。燕昭王死于前279年。 赵武灵王(-前295)前325即位,在位27年 赵武灵王赵雍。赵国是经“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赵武灵王即位时屡受匈奴侵扰,他进行改革,“胡服骑射”,奖励耕战,国力日强,前298年,他让位与 儿子何,后因内乱死于沙丘宫中,赵国大乱。 秦朝帝王世系表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始于始皇帝赢政,终于秦二世胡亥,共2帝。秦朝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制帝国,虽然时间不长,但其地位极其重要。 始皇帝赢政(前259-前210年)前247年即位,在位37年 秦始皇,姓赢名政,秦庄襄王异人的儿子。 从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国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天下。 统一全国后,自称皇帝,他通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重大的举措。 秦二世胡亥(前230-前207)前209年即位,在位3年 秦二十,姓赢名胡亥,始皇第十八子,始皇出巡死于沙丘,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赐扶苏死。 秦二世即位后,宦官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无人道的统治,终于激起了前209年的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 二世胡亥于前207年被赵高杀死,时年24岁。 西汉帝王世系表 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始于汉高祖刘邦,终于孺子婴,共12帝。 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前206年称帝,在位12年 汉高祖刘邦,字季,出身农民家庭,陈胜反秦起义,刘邦响应,自称“沛公”,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后又与项羽争天下,经4年,打败项羽。与前202年建 立汉朝,史称“西汉”。刘邦在位12年,死于前195年,时年62岁。 惠帝刘盈(前211-前188)前195年即位,在位8年 刘盈,刘邦的儿子,母吕后(雉)。刘盈为人软弱,吕后专权。在位8年,死于前188年,时年24岁。 吕后(前241-前180)(前188-前180)年称制掌权 吕后,姓吕名雉,刘邦妻子。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刘邦死后,惠帝立,吕后掌权,她手段残忍,野心勃勃。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自己 掌握实权,又大封吕氏家族。她死于前180年,时年62岁。死后,吕氏家族就被陈平,周勃一网打尽。 文帝刘恒(前202-前157年)前180年即位,在位24年 文帝刘恒,刘邦第四子。前202年,吕后死,刘恒即位。即位后削弱诸侯势力,减轻农民赋税,重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汉文帝还是一位十分节俭 的皇帝,自己穿粗制丝绸,妃子衣不能拖地,建造的陵墓随葬品也只有陶器。死于前157年,时年46岁。 景帝刘启(前188-前141)前157年即位,在位17年 景帝,文帝的儿子。即位后,平定吴楚七国叛乱,汉朝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景帝继续推行减轻赋税和徭役,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形成历史上的“文 景之治”。景帝死于前141年,时年48岁。 武帝刘彻(前157-前87)前141年即位,在位55年 武帝,景帝第九子。武帝在政治上继续加强中央集权,陆续夺去大批王,侯爵位。并与匈奴进行长期的战争,先后以卫青,霍去病为将,屡次大败匈奴。武帝时是 西汉最强盛的时期。武帝死于前87年,时年71岁。 昭帝(前95-前74)前87年即位,在位14年 昭帝刘弗陵,武帝幼子。昭帝多次下令减轻人民负担,对匈奴的关系处理也较得当。昭帝死于前74年,时年21岁。 宣帝(前91-前49)前74年即位,在位26年 宣帝刘病已,一名询,汉武帝曾孙,祖父刘据,父刘进。昭帝无子,刘病已立。宣帝时,进一步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他多次下令减轻人民负担。史称“孝 宣之治,信赏必罚,可谓中兴”。死于前49年,时年43岁。 元帝(前75-前33)前49年即位,在位17年 元帝刘奭,宣帝子。即位后封王皇后一家五司马,侯十余,埋下外戚专权的祸根。元帝时有王昭君出使匈奴,但元帝时汉朝国力开始衰弱。元帝死于前33年,时 年43岁。 成帝(前52-前7)前33年即位,在位27年 成帝刘骜,元帝子。成帝时,汉王朝衰落,外戚专权,元帝终日与赵飞燕饮酒作乐,成帝死于前7年,时年46岁。 哀帝(前26-前1)前7年即位,在位6年 哀帝刘欣,元帝的庶孙,成帝的侄子。哀帝时,社会矛盾尖锐化,但哀帝却只信鬼神天地,宠幸男宠董贤,造成王莽专权。哀帝死于前1年,时年26岁。 平帝(前9-5)公元元年即位位,在位5年 平帝刘衎,元帝庶孙,中山孝王刘兴子。即位时9岁。王莽掌权。公元5年,被王莽毒死。时年14岁。 孺子婴(5-25)(6-8)年在位,在位2年 孺子婴,宣帝的元孙,刘显的儿子。即位时才2岁。公元8年,王莽自立,公元25年,孺子婴被杀,时年21岁。 新朝帝王世系表 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帝王莽,西汉元帝王皇后的侄子。生于公元前45年。汉成帝时,王氏一家皆为侯,王莽善于钻营,逐渐把持朝政,公元9年,王莽自立 为帝,国号“新”,史称“新朝”。年号为“始建国”。 公元14年改元“天凤”,公元20年又改元“地皇”。 王莽称帝后,实行“改制”。但王莽的“托古改制”彻底失败了,不仅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造成社会经济大混乱。终于激起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公元23年, 在昆阳,王莽军被更始帝大军打败。同年,赤眉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在位15年,死时68岁。 东汉帝王世系表 东汉王朝(公元25年-220年),始于光武帝刘秀,终于汉献帝刘协,共12帝。东汉王朝中后期,完全被宦官,外戚交替掌握。造成社会动荡,政权不稳。最终分裂 亡国。 光武帝刘秀(前6-57) 25年称帝,在位33年 光武帝,姓刘名秀,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参加绿林起义军后,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军。25年刘秀称帝。死于公元57年,时年64岁。 明帝刘庄(28-75) 57年即位,在位19年 明帝,刘秀的第四子。明帝在位时,吏治比较严明,赋税比较少,人民生活安定。死于75年,时年48岁。 章帝(58-88) 75年即位,在位14年 章帝,明帝第五子。章帝“好儒术”,在位时有班超出师西域。章帝还是一位书法家,尤善草书,后世称“章草”。死于88年,时年31岁。 和帝(79-105) 88年即位,在位18年 和帝刘肇,章帝第四子,即位时才10岁,由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窦宪掌实权。后杀窦宪掌权。在位18年,死于105年。时年27岁。 殇帝(105-106) 105年即位,在位1年 殇帝,和帝的小儿子,即位时刚满月,在位8个月死。 安帝(94-125) 106年即位,在位20年 安帝刘祜,章帝孙,父清河孝王刘庆,即位时才13岁,邓太后掌权。太后死后掌权。安帝时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死于125年,时年32岁。 顺帝(114-144) 125年即位,在位20年 顺帝刘保,安帝的儿子。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败。顺帝死于144年,时年30岁。 冲帝(143-145) 1444年即位,在位半年 冲帝刘炳,顺帝的儿子,在位半年死,时年才3岁。 质帝(138-146) 145年即位,在位1年 质帝刘缵,章帝的曾孙,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即位时8岁,却颇伶俐。说大将军梁翼为“跋扈将军”,被梁翼毒死。时年9岁。 桓帝(132-167) 146年即位,在位22年 桓帝刘志,章帝的曾孙。蠡吾侯刘异的儿子。桓帝即位时15岁,外戚掌权。后又宦官专政。桓帝死于167年,时年36岁。 灵帝(156-189) 168年即位,在位22年 灵帝刘宏,章帝玄孙,桓帝死无子,刘宏即位。灵帝朝一团污气,宦官把持朝政,称“十常侍”。买卖官爵,横征暴敛,社会矛盾激化,终于于184年,爆发了黄 巾大起义。灵帝死于189年,时年33岁。 献帝(181-234) (189-220)年在位,在位32年 献帝刘协,灵帝的儿子,即位时9岁,董卓专权,后曹操迎献帝于许昌。220年,曹操死,曹丕自立为帝,建立魏国,汉亡,刘协被贬为山阳公,死于234年,时年 54岁。献帝从未掌握朝政。 三国 魏国帝王世系表 三国时的魏国(公元220年-265年),始于魏文帝曹丕,魏元帝曹奂,曹丕之父曹操虽未称帝,但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太祖,魏朝,计曹操共6帝。魏是三国时期最 为强大的国家。 魏武帝曹操(155-220) 曹操,字孟德,175年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后经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官职不断提升,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曹操颁布“屯田令”,大力发展生产,为以后的魏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他任人唯贤,不断壮大势力,先后灭掉,吕布,袁术,袁召等诸侯,使“三分天下 有其二”,但208年于赤壁败于孙刘联军,形成三国局面。曹操死于220年,时年66岁。死后被追封为魏太祖。 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家,《观沧海》我想大家都读过。曹操也是本人最为崇拜的古人之一,其才远在刘备之上。 魏文帝曹丕(187-226) 220年称帝,在位7年 曹丕,曹操的儿子。220年废汉献帝自立,国号“魏”。 他继续推行曹操的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方针,确立了“九品中正制”。死于226年,时年40岁。 魏明帝曹睿(203-238) 226年即位,在位13年 曹睿,曹丕的儿子。即位后以司马懿为大将军,多次打败蜀相诸葛亮的进攻,但他好靡奢,喜女色。魏国政治开始衰落。他死于239年,时年36岁。 魏齐王曹芳(232-274) (239-254)在位,在位15年 曹芳,曹操的曾孙,曹楷的儿子。明帝无子,死后由曹芳即位。在位时被司马懿篡权,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254年,曹芳被废,274年死, 时年43岁。 魏高贵乡公曹髦(241-260) (254-260)在位,在位6年 曹髦,曹丕孙,曹霖的儿子。十四岁即位,260年,被司马昭杀死。时年19岁。留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谚语。 魏元帝曹奂(246-302) (260-265)在位,在位6年 曹奂,曹操孙,燕王曹宇的儿子。265年被司马炎所废,被封为陈留王。死于302年,时年57岁。 吴国帝王世系表 三国时的吴国(公元222年-280年),始于吴大帝孙权,终于乌程侯孙皓,共4帝。吴国在三国中拥有地利,依靠长江天险与魏国抗衡。 吴大帝孙权(182-252) 222年称帝,在位30年 吴大帝孙权,字仲谋,父孙坚,兄,孙策经征战,据有江东六郡,200年孙策死,孙权袭职,208年,于赤壁打败曹操,形成三国鼎立之势,222年,孙权称帝于 武昌,后迁都建业(南京)。孙权制国有术,致使曹操也不无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死于252年,时年71岁,谥大皇帝,庙号太祖。 会稽王孙亮(243-) 252年即位,在位6年 会稽王孙亮,孙权幼子,250年立为太子,252年即位时才10岁,16岁时,被权臣孙琳所废,贬为会稽王。 吴景帝孙休(234-264) 258年即位,在位6年 吴景帝孙休,孙权第六子,258年即位,同年杀权臣孙琳,264年孙休死,时年30岁。 乌程侯孙皓(242-283) 264年即位,在位17年 孙皓,孙权的孙子,父孙和。孙皓即位后,大修宫舍,残暴好杀,穷奢极欲,终于于280年,被晋武帝司马炎所灭,死于283年,时年42岁。 蜀国帝王世系表 蜀汉(公元221年-263年),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后主刘禅,共2帝。三国时期最弱小的国家,拥有四川,汉中,荆州等地,后关羽大意失荆州,使蜀汉地域更加 狭小。 昭烈帝刘备(162-223) 221年称帝,在位3年 刘备,字玄德,河北涿县人。小时家境贫寒。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后,他镇压有功,任徐州牧。后经一系列征战,取荆州,益州,汉中,与魏,吴成三国鼎 立之势。 221年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汉”。 219年,吴蜀江陵一战孙权夺荆州,关羽败死,刘备为收复荆州,于221年发动彝陵之战,后被吴将陆逊击败,223年,刘备死于白帝城,时年62岁。托孤于诸葛 亮。 后主刘禅(206-271) (223-263)年在位,在位41年 后主刘禅,刘备的儿子,为甘夫人所生,223年即位,时年17岁。 刘禅虽然无能,但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汉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诸葛亮吸取了刘备的失败教训,采取联吴攻魏的方针,但诸葛亮数次伐魏,均告失败,于 234年死于五丈原。后,蜀汉政治腐败,国力日弱,于263年被魏国所灭。刘禅被擒到洛阳,死于271年,时年65岁。为后人留下“乐不思蜀”的笑柄。 西晋帝王世系表 西晋(公元265年-316年),始于武帝司马炎,终于愍帝司马邺,共4帝。晋朝统一了全国,但由于皇帝昏庸,只4帝就土崩瓦解。国家又陷于分裂。 武帝司马炎(236-290) 265年称帝,在位26年 武帝司马炎,司马昭的长子,265年,司马炎即晋王。逼迫曹奂禅位,建立晋朝,280年,攻下建业,吴国灭亡,完成了统一事业。 晋武帝生活十分荒淫,晋宫内宫女万人以上,并造成社会风气荒淫奢侈,有“王恺,石崇斗富”。司马炎死于290年,时年55岁。 惠帝司马衷(259-306) 290年即位,在位17年 惠帝,武帝第二子。司马衷是一个白痴。即位后,无力理政,发生诸王为争夺最高统治权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司马衷死 于306年,时年48岁。 怀帝司马炽(284-264) (306-312)年在位,在位6年 怀帝,晋武帝第二十五子。司马炽继承了惠帝的烂摊子,并无雄才大略。312年,匈奴军进攻洛阳,晋怀帝被俘,次年被杀。时年30岁。 愍帝司马邺(300-317) (313-316)在位,在位4年 司马邺,晋武帝孙,吴孝王司马晏的儿子。司马邺即位时才13岁。,由琅邪王司马睿,南阳王司马保辅政。匈奴刘曜进攻长安,愍帝投降,受尽侮辱,317年被杀, 时年18岁。 东晋帝王世系表 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始于元帝司马睿,终于恭帝司马德文,共11帝。西晋灭亡后,与东晋同时存在的北方的北魏,东晋被刘裕创建的宋灭掉后,形成南北朝的 局面。 元帝司马睿(276-322) 317年称帝,在位6年 元帝司马睿,琅邪王司马觐的儿子。晋怀帝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江南军事,西晋灭亡后,司马睿称帝,建都建康(南京),史称东晋。 元帝即位后,矛盾四伏。在位6年死,时年47岁。 明帝司马绍(298-325) 322年即位,在位4年 司马绍,元帝长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即位后,巩固了东晋的统治。死于325年,时年27岁。 成帝司马衍(321-342) 325年即位,在位18年 成帝司马衍,明帝长子。即位时5岁。死时22岁。 康帝司马岳(322-344) 342年即位,在位3年 康帝司马岳,明帝的儿子,成帝的弟弟,在位3年死,时年23岁。 穆帝司马聃(343-361) 344年即位,在位17年 穆帝,康帝子,即位时才2岁,死于361年,时年19岁。 哀帝司马丕(341-365) 361年即位,在位5年 司马丕,成帝长子,迷信黄老之术,常服长生不老之药,服食过量而死,时年25岁。 废帝司马奕(342-386) (365-371)年在位,在位5年 司马奕,成帝子,哀帝同母弟。在位5年被大将军桓温所废,死于386年,时年45岁。 简文帝司马昱(321-372) 371年即位,在位1年 司马昱,元帝的幼子,初封会稽王,371年,被桓温拥立为帝。在位1年死,时年53岁。 孝武帝司马曜(352-396) 372年即位,在位25年 孝武帝,简文帝第三子。383年,与前秦有“淝水之战”,在谢安领导下,大败前秦军。谢安死后,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加上孝武帝“溺于酒色”,时政治腐败。 孝武帝死于396年,时年45岁。 安帝司马德宗(382-418) 396年即位,在位23年 安帝,孝武帝长子,即位后,发生内乱,国势日衰,安帝没有什么政治才能,418年,被刘裕所杀。时年37岁。 恭帝司马德文(386-421) (418-420)年在位,在位2年 恭帝,安帝同母弟,在位2年,被废,421年被杀,时年36岁。 北朝-周帝王世系表 北朝-周(556-581) 孝闵帝(542-557) 557年即位,在位8个月 孝闵帝宇文觉,鲜卑族宇文泰第三子,557年即位,国号“周”,在位8个月被杀。 明帝(534-560) 557年即位在位4年 明帝宇文毓,宇文泰长子,在位4年被杀,时年27岁。 武帝(543-578) 560年即位在位18年 武帝宇文邕,宇文泰第四子,他统治时,北周日益强大,开始统一北方,消灭北齐,并攻击南陈,取得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他死于578年,时年36岁。 宣帝(559-579) 578年即位在位1年 宣帝宇文贇,武帝长子,荒淫无度,嗜酒如命,在位1年就禅位于太子。死于580年,时年22岁。 静帝(573-581) 579年即位在位1年 静帝宇文衍,宣帝长子,即位时才7岁,由杨坚辅政,581年,杨坚迫静帝禅位于他,建立隋朝,北周亡。 北朝-齐帝王世系表 北朝-齐(550-577) 文宣帝(529-559) 550年称帝在位10年 文宣帝高洋,其父高欢为北魏的渤海王,534年北魏分为东西魏,550年,高洋废东魏皇帝自立,改国号“齐”,史称“北齐”,在对突厥,契丹的战争中,他屡 次获胜。但他晚年荒淫无度,死于559年,时年31岁。 废帝(545-560) 559年即位在位1年 废帝高殷,文宣帝长子,在位1年被高演所杀,时年17岁。 孝昭帝(535-561) 560年即位在位1年 孝昭帝高演,高欢第六子,文宣帝之弟,在位1年死,时年27岁。 武成帝(537-568) 561年即位在位4年 武成帝高湛,高欢第九子,高演弟,他是一个暴君565年,禅位与其子,后死于568年,时年32岁。 后主(557-577) 565年即位在位12年 后主高纬,武成帝长子,576年周武帝大军攻北齐,他禅位给儿子高恒,被俘被杀,时年20岁。 幼主(570-577) 577年即位在位25天 幼主高恒,后主长子,在位25天被俘,北齐亡,高恒被杀,时年8岁。 南朝-陈帝王世系表 南朝-陈(557-589) 武帝(503-559) 557年称帝在位3年 武帝陈霸先,557年废南朝*梁的皇帝自立,国号陈,他为人十分简朴,在位3年死,时年57岁。 文帝(522-566) 559年即位在位7年 文帝,武帝侄,在位7年死,时年45岁。 废帝(552-570) 566年即位在位2年 废帝陈伯宗,文帝长子,在位2年被废,570年死,时年19岁。 宣帝(528-582) 568年即位在位14年 宣帝,文帝弟,死于582年,时年55岁。 后主(553-604) 582年即位在位7年 后主陈叔宝,宣帝长子。他是一个荒淫的皇帝,就知道游宴玩乐,制作艳词,589年,隋军攻入建康,陈亡。后主被俘,死于604年,时年52岁。 北朝-西魏帝王世系表 北朝-西魏 文皇帝(507-551) 535年即位,在位17年 文皇帝元宝炬,535年被宇文泰拥立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 废帝 551年即位,在位2年废帝元钦,文帝长子,在位2年,被杀。 恭帝 554年即位,在位3年恭帝拓拔廓,文帝第四子,在位3年被杀,西魏亡。 北朝-东魏帝王世系表 北朝-东魏 孝静皇帝(524-550) 534年即位,在位17年孝静帝元善见,出帝逃后,高欢拥立他为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 南朝-梁帝王世系表 南朝-梁(502-557) 武帝(464-549) 502年称帝在位48年 武帝萧衍,502年废南齐皇帝自立,建立南朝*梁,萧衍信奉佛教,生活简朴,但政治昏庸,549年死于侯景叛乱,时年86岁。 简文帝(503-551) 549年即位在位2年 简文帝萧纲,武帝第三子,在位2年死,时年49岁。 元帝(508-554) 552年即位在位3年 元帝萧绎,武帝第七子,在位3年被杀,时年47岁。 敬帝(543-557) 555年即位在位2年 敬帝萧方智,元帝子,在位2年被陈霸先废,558年被杀,时年16岁。梁亡。 北朝-魏帝王世系表 北朝-魏(386-556) 道武帝(371-409) 386年即位在位23年 道武帝拓拔珪,鲜卑族人。383年,前秦经淝水之战后,国力日弱,386年16岁的拓拔珪复国,称代王,同年改称“魏”,史称“北魏”,死于409年,时年39岁。 明元帝(392-423) 409年即位在位15年 明元帝拓拔嗣,道武帝长子,死于423年,时年32岁。 太武帝(408-452) 423年即位在位28年 太武帝拓拔焘,明元帝长子,即位后先后消灭大夏,北燕,北凉,大大增强北魏国力,统一了北方。但在与南朝*宋的战争中大败,452年,太武帝死,时年45岁。 南安王 452年即位在位8个月 南安王拓拔余,太武帝子,在位8个月被杀。 文成帝(440-465) 452年即位在位14年 文成帝拓拔浚,太武帝嫡孙,他在位时北魏国力开始下降。死于465年,时年26岁。 献文帝(454-476) 465年即位在位7年 献文帝拓拔弘,文成帝长子,即位时14岁。18岁时就让位给4岁的太子,476年死,时年23岁。 孝文帝(476-499) 471年即位在位29年 孝文帝拓拔宏,献文帝子,孝文帝一朝,进行改革,494年,迁都洛阳,推广汉化,并带头将姓改为“元”。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 发展。死于499年,时年33岁。 宣武帝(483-515) 499年即位在位16年 宣武帝元恪,孝文帝二子,即位后政治腐败,贪污成风,起义不断,他死于515年,时年33岁。 孝明帝(510-528) 515年即位在位12年 孝明帝元诩,宣武帝子,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他死于528年,时年19岁。 孝庄帝(507-530) 528年即位在位2年 孝庄帝元子攸,528年被拥为帝,在位2年被杀,时年24岁。 长广王(-531) 530年即位在位1年 长广王元晔,咸阳王元禧子,在位半年被杀。 节闵帝(498-533) 531年即位在位1年 节闵帝元恭,广陵王子,在位1年被废,533年死。 后废帝(513-532) 531年即位在位半年 后废帝元朗,章武王子,在位半年,被高欢(北齐文宣王之父)所杀。 出帝(510-534) 532年即位在位3年 出帝元修,广平王子,被高欢用力为帝,534年逃出洛阳,投奔宇文泰,被宇文泰所杀,时年25岁。 南朝-宋帝王世系表 南朝-宋(420-479) 武帝刘裕(363-422) 420年称帝在位3年 武帝刘裕,小名寄奴,小时家贫。后因战功逐渐成为东晋的权臣,420年,他迫晋恭帝禅让,建立南朝*宋,在位3年死,时年60岁。 少帝(406-424) 422年即位在位3年 少帝刘义符,刘裕长子,即位3年,被杀,时年19岁。 文帝(407-453) 424年即位在位30年 文帝刘义隆,刘裕第三子,他是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453年,他被太子所杀,时年47岁。 孝武帝(430-464) 453年即位在位12年 孝武帝刘骏,文帝第三子,残暴昏君。死于464年,时年35岁。 前废帝(449-465) 464年即位在位6个月 前废帝刘子业,孝武帝长子,暴君一个,嗜杀乱伦,在位6个月被杀,时年17岁。 明帝(439-472) 465年即位在位8年 明帝刘彧,文帝第十一子,残暴昏庸之君,在位8年,死时34岁。 后废帝(463-477) 472年即位在位5年 后废帝刘昱,明帝长子,淫暴无比,一日不杀人,就闷闷不乐,被萧道成杀死,死时15岁。历代王朝中,没有像南北朝时宋朝的前废帝,明帝,后废帝这三个皇帝这样, 闺门无礼,乱伦淫秽,手足相残,几近禽兽。 顺帝(469-480) 477年即位在位3年 顺帝刘准,明帝第三子,在位3年后退位,480年被杀,时年12岁。 隋 (581-618,计38年) 公元 年号 皇帝 备注 ---- ---- ---- ----- 581 开皇 文帝(杨坚,541-604)即位 587 科举开始 595 音乐家万宝常(556?-595?)逝 600 遣隋使(小野妹子)入隋 601 仁寿 604 甲子年 604 炀帝(杨广,569-618) 605 大业 610 大运河竣工 617 义宁 恭帝 618 隋(581-618)亡
|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 征稿启示 | 免责条款 | 读者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