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期货 | 投行 | 债券 | 营销 | 基金 | 会计 | 风投 | 外汇 |
期货期权爱凯恩英语 F&O ICAN ENGLISH |
期货投资技巧 FUTURES SKILLS |
期货热点 FUTURES FOCUS |
股指期货基本知识 SIF BASIC |
股指期货操作技巧 SIF SKILLS |
爱凯恩日记 iCANE DAILY |
期货热点(FUTURES&OPTION FOCUS)
好消息HOT! |
2011-07-04 中国期货市场交易量远大于持仓量 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刘志超日前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主办的首届“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30人论坛”上表示,中国期货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历程,正在经历一个从“量的 积累”向“质的转变”提升的关键时期。 刘志超指出,中国的期货市场,特别是商品期货市场,已经在全球的商品期货市场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在质的方面,仍与成熟市场存在明显的差距。 一方面,从持仓量上来看,目前我们期货市场交易量远远大于持仓量,套期保值总体占比偏小,我们的交易量是美国的2.6倍,而持仓却只有美国的1/18。 另一方面,我们市场总体参与结构和市场功能发挥上还不太合理,特别是现货产业链企业利用期货价格进行贸易定价上,还局限于个别群体,法人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比 例整体不足3%。 如何实现“量的扩张”到“质的转变”提升?对此,刘志超建议,应该在制度设计上有利于质的提升,如我们的产品无论是合约设置还是方便交割等方面,应该考虑到 套期保值的这些投资者进入市场。在监管方式上,也应该有一定的鼓励政策配套措施,无论是在套保认定上,还是在现货企业参与现货市场的处理上,应该解决一些政策和 制度性的问题。 刘志超说,除此之外,对于期货公司而言,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转变,还应该提高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水平。 数据显示,我国期货市场从2008年的13.6亿手交易金额将近72万亿,到2009年21亿手,130.5万亿,一直到去年达到了31亿手和309万亿的交易量,我国商品期货市场 已经连续两年居于全球的第一。
|
关于我们 | 产品服务 | 征稿启示 | 免责条款 | 读者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