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股票 期货 投行 债券 营销 基金 会计 风投 外汇

好的制度  坏人能变好人!坏的制度  好人能变坏人!


探索之声(DISCOVERY VOICE)


您的位置:首页-探索之声-本页 

2025-06-27 金刻羽:中国若无法转型为消费大国就永远难成富裕国


她说,中国产品不断出口外销,其实是中国面对的大问题。不仅是与美国之间,而是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问题,涉及的不是效率,而是与他国的和谐问题,这关乎中

国给其他国家机会,让他国也能成为全球供应链及各个行业的参与者。金刻羽强调:“中国最好提高国内消费,并协调这种关系。”



普拉萨德建议,中国与其仅为可能来自美国或其他地方的麻烦做准备,不如把深层次结构性改革重新提上议程,以提振消费者信心。他说,有关人工智能和科技的叙事

固然能让信心短暂回升,但没有宏观经济政策支撑也难持久。



金刻羽星期四(6月26日)在天津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一场以“解读中国经济”为主题的分论坛上,发表上述看法。“人工智能+”与消

费,是这场分论坛讨论较多的两大中国经济关键词。



她指出,中国年轻一代都在关注消费,希望取得工作与生活平衡,他们创造新颖的消费方式,带动发展在地经济,而不是进入工厂,“我们必须给他们机会”。


消费的前提是要有工作。金刻羽说,就业机会就在服务业但目前中国的服务业仅聘用约47%的劳动力,仅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五成左右,为此她呼吁官方进一步开

放服务业领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委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也认为,如何促进消费是中国面对的最大挑战,关键在于通过改革推动服务业开放,从而让人们购

买更多服务项目,包括医疗、旅游和教育等。


哈佛学者艾利森:中美下周或达成贸易谅解备忘录


她直言,中国可大谈科技优势、人工智能以及所有相关话题,但“除非中国成为消费大国,否则它永远不会成为富裕国家”,像韩国和日本等就实现这样的转型



中国大陆经济学家、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金刻羽说,除非中国成为消费大国,否则它永远不会成为富裕国家。为推动消费,她建议,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

将消费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之一。



他说,这些领域蕴含巨大潜力,但须确保定价合理,制定良好监管框架,以及优化市场环境,让民企和外企都能进入市场竞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处前处长、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普拉萨德(Eswar Prasad)则指出,人工智能和高科技虽给中国经济带来无限可能,但经济当下仍面对房地产和

就业问题,这给整个经济造成压力,并抑制消费。



金刻羽也提到,中国必须转型为消费大国的另一原因——给其他国家一个机会,成为全球供应链的参与者。


她说,中国在政经方面,仍以生产为导向,一切围绕着技术、竞争力与生产。在讨论刺激政策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时,如果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能将消费作为衡

量成功的标准之一,“那就太棒了”。她认为,这是中国真正从旧产业向新产业转型的方向,而且这种刺激措施需要产生持续影响,“形成内生效应,成为驱动因素并

创造机会”。









 


郑重声明:爱凯恩咨询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我们 产品服务 征稿启示 免责条款 读者反馈


咨询信箱:1346923652@qq.com  热线电话:0411-81132069

工信部备案号: 辽ICP备2023004082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21020402000306